【精品】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3篇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你是否对未来感到迷茫呢?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职业规划怎么写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发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 篇1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局主办,市运管总站、克拉玛依市技能鉴定中心协办,xx技师培训学院承办的克拉玛依市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经过5天紧张的竞技,今天即将闭幕了。首先,我代表竞赛领导小组向各参赛单位,各位领队、选手示衷心的感谢!向本次竞赛中付出勤劳动的裁判员、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对本届职业竞赛活动作简要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落实到位
此次竞赛为自治区二级一类竞赛,属于克拉玛依市一级职业技能竞赛。市人民政府同意在交通行业举办汽车驾驶、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竞赛,是对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提高技能水平,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殷切希望。主管市领导在筹备竞赛工作期间,听取了专题汇报,并对竞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承办这次竞赛的xx技师培训学院克服工作忙、人手少等实际困难,抽调多名得力人员专门筹备竞赛工作,制定了细致的组织实施方案,包括会场布置、场地选择、后勤接待、安全等问题都考虑得十分周到,并将竞赛的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了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参赛单位重视度高,选手参赛的积极性高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次多方位检验员工业务水平的盛会,它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我市各单位都非常重视这次职业技能竞赛,把竞赛作为契机,以此强化员工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精神和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为迎接比赛,各单位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动员组织员工参加,并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活动,从中选拔出优秀的员工参加比赛。全市共有21家单位15个代表队的166名选手参加了竞赛,是历届竞赛活动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各参赛选手十分珍惜这次同行交流,切磋技艺,竞技提高的机会,赛前苦练,潜心钻研,竞赛中尽显才华。
新科澳公司作为目前克拉玛依市拥有车辆设备最多、专业驾驶员最多的油田服务单位,在接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文件后,领导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杨昌岷为组长的竞赛领导小组,组织了两支队伍参加比赛,并专门为选手们制定了培训计划,将选手送到技师培训学院接受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同时制定了参加竞赛获得名次的奖励措施。
华隆公司是本次参赛中人员最多的队伍。在接到竞赛通知后,该公司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竞赛工作。该公司为所有的参赛选手购买了学习教材,重点选派了部分选手参加了技师培训学院的专业培训。另外有23名选手利用双休日时间自费报名参加了培训。
在比赛过程中,不少单位安排了专门人员负责现场的服务和协调工作,更有不少单位的领导亲自来到现场为选手们加油鼓劲。
三、坚持标准,做到竞赛各环节公平、公正
这次竞赛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从国家题库中抽去,实际操作考核题目由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的专家拟定。为使本次竞赛公平、公正,在赛前,由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裁判员守则、竞赛规则、参赛选手注意事项等纪律。16名裁判员都从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现场经验的专家中聘请。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有效的监督、复查和申诉与仲裁制度。各项考试和考核,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则进行。
比赛中,参赛选手都能严格遵守竞各项比赛规程,严肃认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各位裁判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制定的评分细则和各项规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公正严明的态度担纲执法,保证了本次竞赛的公平和公正。
四、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良好的效果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激发广大劳动者学技术、学技能的有效手段;是向全社会展示技能人才高超技艺的重要方式;是体现劳动最光荣,行行能成才的圆梦舞台,是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示劳动贡献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推动行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各类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交流,提高了职工素质及企业的竞争力。各企业领导更加重视职工队伍建设,注重加强职业培训,积极员工参加培训提供条件,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技术、学技能”的氛围。广大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通过技能竞赛看到了自己在岗位上的价值,增强了认真学习技术,努力提高技能,争做社会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信心,奠定了今后个人发展的基础优势。各类型的企业通过竞赛,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双方认识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取长补短,对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职工抓好技能培训和调动人人学技能的积极性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这次竞赛中,我们也看到和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选手操作性不强,操作不规范,个别选手理论基础差,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希望各单位以这次竞赛为契机,加大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力度,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高质量、高速度的培养技能人才,为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同时要把高技能人才使用好,宣传好,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和技能劳动者,贴近生产实际,积极钻研技术技能,立足岗位,一专多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克拉玛依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 篇2
主办单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承办单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10级年级分会
一、活动主题: 振翅现在,翱翔未来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亦不容乐观。面临日趋严峻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们,需要积极适应这种新变化,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改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大赛的形式,引导10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职业规划理念深入人心,进而激发10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让10级学生提前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活动可行性分析:本次职业规划大赛着重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熟悉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做自己人生的总设计师,了解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活动对象: 10级全体在读学生
六、活动时间10月份
七、宣传工作:
宣传内容:由宣传部负责宣传大赛背景与宗旨、目标、活动对象、流程与内容及及大赛成果。
宣传方式:
1、海报宣传。
2、网络宣传:
八、活动流程:
(一)、讲座---“给自己一个航标”
形式:自主上网测试
目的:让同学树立自我管理观念,利用网络资源搜寻相关信息,了解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能够从事或适合哪些方面的工作职务。
内容:各班级组织同学通过校园网进行测试,再将测试结果统计,以班级为单位上报学院。
(二)、组织班会——客观认识自我,畅想职业生涯
形式:由各班委组织各班级同学,以班会的形式认真讨论与学习《大学六业》等有关书籍,畅想职业生活。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有关职业的信息,针对自身情况,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从而尽快走向职业规划大道。
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探讨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之个人职业规划书设计赛
形式: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评选
目的:本活动旨在普及职业规划知识,引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组织上交参赛作品,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评比。
作品评比:
大赛设“评委会”,根据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评选各奖项;
评委会人员: 副书记、10级辅导员、院主席团成员10级年级分会
比赛评分规则 :(1)符合职业规划的主题和要求
(2)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美观大方,创意新颖
(3)文笔流畅,见解独到
(4)思想深刻,与现实联系紧密
(5)能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文如其人,能充分展现参赛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能充分展现当代青年人的职业新人形象。
内容要求: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主客观条件,而职业规划设计书更要结合自身,并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学号、性别、专业、班级、联系电话、E-MAIL等相关信息。
3、确定志向。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4、准确自我评估和分析客观条件。毕业生职业规划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对自己的评估应包括:兴趣、性格、技能、特长、思维方式等,要将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外部要分析社会环境、各种职业环境和组织环境,应注意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等等。
5、评估职业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获得目标行业、目标职业的相关讯息,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家庭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理性评估职业机会,以此作为设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基础。
6、职业目标制订要合理。从目前的就业环境来看,选择职业发展目标时,切忌贪高贪快。要保证目标适中,同时也不可过高或过低,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最终实现长远目标。
7、制定行动计划、考核措施,并进行评估、回馈、调整和修订。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后,要通过一系列发展规划措施来确保目标实现。职业生涯发展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考虑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比赛评分细则:
(1)清晰性:考虑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合理。(10分)
(2)变动性:目标是否具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依循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10分)
(3)实际性:现实生涯目标的途径是否考虑到求职者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相关的因素。(10分)
(4)一致性:主要目标和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和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10分)
(5)激励性:目标是否符合求职者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求职者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10分)
(6)具体性:生涯设计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是否具体可行。(10分)
(7)前景发展性:是否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景可行性,设计是否具有事实依据。(10分)
(8)持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是否持续连贯。(10分)
(9)可评估性:设计是否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目标,能否随时掌握求职的执行状况,能否为设计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10分)
(10)全程性:拟定生涯设计时是否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10分)
九、奖励办法
1.比赛由评委会从各专业评选出1-2名“职业规划之星”,颁发荣誉证书;
2.评选出班级“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证书。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 篇3
10月13日晚,由湛江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主办的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隆重举行。
大赛共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我型我秀”、“舌尖上的职规”、“职场舞台,看我的`”和“群雄争霸”。每个环节,选手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我型我秀”里,选手们各显神通,脱口秀、快板说唱、真情表白等各类节目一一呈现,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教育在线讯 日前,香港理工大学在深圳首次向12名杰出校友颁授了“内地课程毕业生卓越成就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史柏年教授获此殊荣,成为获奖者中唯一一位教育界的理大校友。
史柏年教授是内地最早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学者之一,二十多年来,史教授潜心从事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教学,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制度化有重大的建树。20xx年底,史教授促成了“北京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的建立,提供青少年提供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和危机事件的干预。20xx年,史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及青年发展基金合作,成立了“青少年成长向导计划”北京项目办公室,他以总干事身份组织北京市高校师生开展青少年成长向导服务项目。
史教授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内地课程毕业生卓越成就奖”时说,中央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香港理工大学的这批人才正好派上用场,他们在内地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希望,香港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将来无论是在社会工作还是在继续教育方面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内地的农民工群体尤其是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需要这些人才的关注。
“香港理工大学内地课程毕业生卓越成就奖”获奖者史柏年教授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回不去家乡却又难于融入城市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史柏年教授说,打工子弟在城市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制度和观念。这群孩子来自于农村,相较于城市孩子他们享受不到离家最近的教育资源,而来到城市之后他们却又享受不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社会福利。这种制度的排斥使得打工子弟永远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他们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却又难以完全融入所在的城市。
可喜的是,20xx年6月29日通过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写入法律:“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这一法规第一次从制度上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村孩子似乎离城市化更近了一步。
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依赖高校和社会组织 还未纳入政策体系
史教授先后组织了服务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和睦家园”和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向导”项目,帮助农民工子女在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更好地融入所在城市。汶川大地震之后,史教授多次带领社工和七百多位高校师生远赴灾区,在汶川开展“儿童友好家园社会心理援助”和“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等服务项目,关怀四川的儿童及青少年。
史教授告诉记者,“成长向导”服务项目主要由境外的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于北京,要扩展到其他城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等各类资源,暂时很难实现。他介绍,这一项目每年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劳动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5所高校的150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对应的5所打工子弟学校的150名农民工子女“结对子”,由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对需要帮扶的农民工子女从学习方法、生活理想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城乡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地融入城市生活。史教授说,如果将来政府能把农民工教育问题落实到政策体系中来,与之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也能更好地得到解决。
据悉,西部地区已经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如何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认真解决他们受教育的问题是各级流入地政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