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统计工作计划4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统计工作计划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统计工作计划 篇1
一、引言
乡镇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提供本乡镇行政区域内各单位的历史和现实统计资料,向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统计数据,定期公布本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统计工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治国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渐发展完善,在当前新历史背景和发展形势下,乡镇区域经济社会成分日益多元化,影响因素也日益复杂化,决策者对统计信息的要求日益严格,不仅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对“量”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对“质”的重视程度上。
二、当前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事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先,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建设的重心日益向城镇化转移,涉及到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报表日益增多,统计专业分类也越来越细,统计调查项目也日渐繁多,同时周期性普查任务的不断开展,这使得使原本薄弱的基层统计力量雪上加霜,乡镇统计员往往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工作量剧增与统计人员缺乏的矛盾成为制约乡镇统计工作开展的瓶颈。其次,上级决策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对乡镇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加剧了上述矛盾。
(二)预算经费显著不足。当前情况下,乡镇统计部门多是按照“实报实销”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问题,对于统计经费的拨付缺乏预算决算,导致统计经费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提高。经济发达的乡镇,基本可以保证统计经费的正常报销,但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基本的统计开支都难以报账,特别是我们这些边远乡镇,大型普查基本上没有经费投入,甚至有些乡镇往往由统计人员自己垫付统计开支,大大影响了统计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业务培训相对欠缺。统计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的艺术,每一项程序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统计工作者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长期的管理实践才能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从而保证统计工作质量,提升统计工作水平。乡镇统计部门受人力、经费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统计工作相关业务培训较少,人才知识结构老化,影响了统计工作质效。
(四)制度建设和执行效果不佳。从现状看,现阶段乡镇统计工作部门普遍存在制度建设缺位等现象,甚至没有细化的职责分工,缺乏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统计人员主动意识较差,对于重要的统计数据明显缺失却渎于补全完整,损害了统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导致统计信息缺漏,从而影响了决策。
三、如何做好乡镇统计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打造精干高效的统计队伍
现阶段,乡镇统计工作“事多人少”的矛盾不易解决,只有靠强化组织建设,挖掘现有人才潜力,通过提高统计队伍素质,实现对“事多人少”矛盾的内部消化。着力加强对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来看,在乡镇履职的统计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或者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或者根本没有统计工作专业知识,因而对这一部分统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迫在眉睫。乡镇统计部门必须借助多方力量,不断更新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 着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统计人才队伍,熟练运用现代化统计方法和手段,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二)完善乡镇统计经费预算制度
针对现状,县级统计部门应积极依县委、政府和县级财政部门,完善对乡镇统计工作经费的专项预算。首先,完善预算基础工作,明确乡镇统计部门工作目标,使统计预算能够正确反映乡镇发展的实际,根据乡镇发展战略配置统计资源。其次,确定各项统计工作开支标准,并对该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第三,完善乡镇统计预算管理制度,使统计预算真正落实并发挥其应有效益,为乡镇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三)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实效
首先,完善乡镇统计工作责任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分工,切实扭转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失职、渎职行为,强化统计数据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及时报送力度。其次,完善竞争上岗制度,选拔专业人才,充实乡镇统计工作岗位,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第三,完善统计工作经费支付预算制度,保障统计工作经费供给,保证教育培训经费,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统计数据客观可靠
依法统计包含双重含义。首先,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统计部门工作,统计数据是对社会真实运行状态的反映,是决策者据以制定决策的依据,统计工作对于国计民生意义深远,各单位部门均应
统计工作计划 篇2
为切实做好我乡20xx年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目标达到县计划生育委员会要求的上报准确率达98%,及时完成计划生育统计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业务培训工作
今年我乡计划组织18个村、(居)委会计生专干学习“一法四法规”及各项业务,重点学习了生育政策、统计口径、统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生育政策,全面精通计划生育各项业务工作,能及时准确地解答各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利用每个月统计员例会的机会,分析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畅谈相应的对策和办法。例会注重业务知识灌输与加强政治教育并举,提高村专干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使命感。力争她们树立“三个观念”,即:服务于人口计生工作全局,用新的事实和数据反映真实情况,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的全局观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为最高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手段和方式,为领导决策和基层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信息的服务观念;严把统计数据质量关,解决好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问题的质量观念。
二、加强生育指标审批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一、二、多孩生育指标的审批,要继续坚持“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张榜公布,集体审批”的审批程序。村计生专干要及时掌握每一个应生对象的个案信息和生育意愿,及时督促和帮助每一个应生对象办理一、二、多孩生育的审批手续,尽量减少先孕后批现象的发生,杜绝先生后批现象,确保上报的计划一、二、多胎出生均有生育指标申请审批表予以证明。要加大对一、二、多胎生育指标申请审批表的管理力度,对已满两年以上未孕未育的,要及时进行清理。因户籍变化或其它情况,不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其已经领取的生育指标,该废止的要向本人宣布作废,并张榜公布。符合再生育条件,本人又有生育要求的,要对原审批的生育指标确认有效。生育证发放准确率100%。
三、加强统计资料管理工作
各村计生专干要加强对生育指标申请审批表、生育登记手续、统计报表等各种统计资料的管理工作,要按年度、按类别、按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当年的统计资料暂用档案盒保管,历年的统计资料要按类别装订成册。必须送交档案室,平时工作又常需要查阅的,要备份一套。要保证做到村(居委会)不漏户,户不漏人;在育龄妇女管理上,要做到每个育龄妇女一张卡片,信息全面;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综合台账的使用上,要做到能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人口和计划生育各种信息,实现“月月清”,达到“五清两相符”。即:人口变动情况清,初婚情况清,生育指标落实与《生育登记单》发放情况清,孕情和生育情况清,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与补救措施情况清;帐卡册与台账相符,台账与实际相符,确保wis数据准确无误。
四、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我乡要求每个村的计生专干每月3号前将统计报表报送到办公室,做到科学统计无水分。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确保服务到位。定期深入各村指导计划生育卡、表、册等要案资料的建立。
统计工作计划 篇3
统计法制工作是统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贯穿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为了进一步做好20*年区统计法制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双基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通知》(宁政发[20*]267号)文件精神
1、进一步推进街道统计基础建设
①将街道统计工作纳入全年考核范围,并制订街道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②健全街道统计基础台帐,进一步规范街道统计工作。
③参照市局每年对各区进行一个地区的统计督查制度,今年我局将对宁海路街道(今后每年安排一个街道)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统计督查。
2、进一步强化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根据(宁政发[20*]267号)文件精神,对纳入区属在地统计的单位,所有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都要依照《统计法》的规定设立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承担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任务,综合协调本单位各职能机构的统计工作。所有企业都应设置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做到数出有据,真实可信。
3、进一步加强区级统计机构自身规范化管理及对地区统计工作的日常指导
①加强对街道统计科的管理,指导建立统计日常工作和各专业台帐。
②加强对各专业科室的管理,推进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建设。
③各科室根据各自专业统计范围,建立系统的台帐,逐步理顺、完善与企业之间信息的互通。
二、加强法制宣传、培训
1、利用统计监审的契机,进行统计法制宣传。
2、利用年报培训、重点单位座谈会、各项专项调查以及区局重点工作,进行统计法制宣传。
3、组织街道开展法制宣传,并将此列入考核内容。
4、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法制宣传旬,组织大型活动,扩大影响,以点带片形成声势,掀起统计法制宣传的高潮。
5、组织各专业业务培训和专题组讲座。继续结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机关工委“关于开展‘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党员业务能力竞赛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鼓委组委[20*]2号)文件精神,把主讲人扩大到非党员,选取一些于自身岗位有先进经验的同志,立足自身本职工作、结合自身业务特长,组织集中学习、分散讨论。
6、加大对街道法制业务培训,更好的促进规范化建设。
三、完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
针对当前统计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业务不精等问题,我局将在20*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从每个专业挑选一名业务骨干,学习执法流程,配合法制联络员进行联合统计执法。努力打造一支执法意识强、业务精、作风优的统计执法队伍。
四、继续做好统计监审,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1、继续深入统计监审工作。我局将根据市统计局统一部署,制定我区20*年统计监审计划,完成20家单位的统计监审工作。其中,工业2家、劳动情况1家、房地产2家、固定资产2家、建设5家、服务业2家、贸易业6家。
2、有序开展统计监审工作。合理安排时间,由法制联络员会同专业科室人员对监审单位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持证上岗和其他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并对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科研单位的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年度统计监审结束,并进行书面总结。
3、做到严格把关,不走过场。在统计监审中,监审人员要对各方面情况仔细检查、杜绝遗漏,更不允许人情化的蒙混过关。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一律严肃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五、加强执行执法简易程序的运用
市局为了更好的强化统计执法工作,提高统计执法工作效率,制定了《统计行政执法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针对一些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有法定依据的,违法行为后果轻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通过加强简易程序的执行,提高了执法效率,并能更合理的调配执法力量。
六、积极组织开展《统计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和考试工作
按照国家统计局第8号令的要求,根据省、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将针对全区统计对象中,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的统计人员,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保证统计员持证上岗的贯彻执行,组织好《统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工作;针对已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的,配合市局组织好继续工作,加强对统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法制教育宣传。
七、认真贯彻执行统计事务告知与统计报表领用制度
1、《统计事务告知书》制度是市局对年报会中统计对象义务告知的又一新举措,更好的明确了统计对象的法律义务,有效的规范了其日常统计行为,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
2、对统计报表建立签领、签收台帐及迟、拒报台帐并开展登记工作,并根据台帐记录为依据进行处罚。
八、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并贯彻执行
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统计工作法律依据、职责范围、制度方法、社会承诺、办事程序、标准和期限,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配合好区阳光办日常工作,有效利用“阳光政务”网络电子处理系统,方便、快捷、透明的开展法制工作。
九、继续进行统计信用评级工作
明年我局将继续根据《*区统计信用评级及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依据监审情况对各被调查单位的统计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对一些执法检查中有突出问题的单位,进行公示及网络公开,以此促进*“诚信统计”建设,确保各层次统计数据工作的诚信度。
统计工作计划 篇4
XX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继续坚持以数据质量为中心,扎实开展常规统计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统计调查,大力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和城乡住户调查,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实现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
(一)扎实推进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工作。在认真抓好学习培训、宣传动员、深入调查、数据衔接等各项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统计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各相关工作的全面铺开。
(二)继续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项后续工作,完成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开发应用、分析研究、普查总结表彰等各项后续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质量的提高。在认真做好各专业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统计预警监测,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增强决策能力。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热点、难点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性分析研究,搞好统计信息社会化服务工作,加大统计数据的开发应用力度。强化全区统计基础工作,加大对经常性统计调查单位的清理力度,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矗
(四)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教育引导各级统计人员不断适应统计新形势,针对统计工作的重点、难点,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利用各种会议,并充分利用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加强对基层人员的业务培训。
(五)认真开展专项调查。根据国家、盛市各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专项调查和一些地方政府安排的临时性调查工作。
(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盛市的统计报表制度,按时完成各项报表任务。
(七)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抓好统计“xx”普法宣传,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确保统计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开展,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八)加强统计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加强行风(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执行力,切实做好联系村帮扶工作,认真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